2018年6月7日,西澳州发行量最大的《西澳人报》(The West Australian)发表雷克中总领事的署名文章《中国的对外政策与中澳关系》,全文如下: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明确宣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主席同时还宣布了中国在扩大开放方面将采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包括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主动扩大进口等等。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中国致力于消除贫困,已使8亿人成功脱贫。截至2016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3046万人,超过澳大利亚人口总量。到2020年前,中国要完成让所有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脱贫、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人民愿意同各国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中国愿意同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从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古往今来,中国人民从来就是爱好和平的人民,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的和平文化和哲学传统。中国领先欧洲发明了指南针、铸铁技术和火药,可是中国并没有滥用这些技术的优势去侵略扩张。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船队规模大得多,当时这样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强大舰队的国家,并没有走上称霸的道路。中国的历史是清白的,从未侵略过任何国家。相反,一百多年来,中国一直遭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蹂躏。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孔子有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
中澳自1972年建交以来, 两国关系不断超越国情与制度差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政治互信的持续增强、共同利益的日益拓展,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和自贸协定的实施,双方关系的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中国不仅是澳第一大贸易伙伴,还在游客来源地、留学生来源国等诸多领域领衔澳“第一伙伴”的称号。无论是之前帮助澳摆脱金融危机影响的“矿业繁荣”,还是当前助推澳经济转型的“创新繁荣”、“国际教育和旅游业繁荣”,无不得益于中国经济持续的增长和巨大的市场。无怪乎许多澳方人士认为,中国的强劲需求是澳保持26年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另一方面,去年下半年以来,澳方一些媒体持续进行涉华负面炒作,澳方个别政客也发表不利于两国政治互信的言论,给双边关系带来损害。我也注意到,澳方不少有识之士对此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我认为,中澳同处亚太地区,地理位置相近,经济优势高度互补,共同利益深度交融。虽然两国在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上各有不同,但双方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澳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希望,澳方媒体和各界人士都能正确认识中国和中国的发展,客观正确看待中澳关系。中方重视同澳大利亚的关系。但是,中国有句俗语,“一个巴掌拍不响”。因此我们希望澳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基础上,多做有利于增进双方互信与合作的事,确保中澳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西澳洲与中国地处同一时区,在澳对华合作中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领军作用。多年来中国一直是西澳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与第一大进口来源国。2017财年,双边商品贸易额达到602亿澳元,比上一财年增长3个百分点,占西澳州对外出口总额近一半以上,其中西澳铁矿石对华出口达到6.66亿吨,占西澳州铁矿石出口的85.2%。同时,双方在农业、教育、旅游和创新领域的交流合作也在不断深化,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形成,未来中国与西澳州在各领域合作前景广阔。